《心经》古今注解要目

古今注解要目


唐代
  心经幽赞 释窥基
  心经疏 释靖迈
  心经略疏 释法藏
  心经疏 释慧净
  心经赞 释圆渊
  心经略疏 释明旷
  
宋代
  心经注 释提婆
  心经疏 释智圆
  心经疏诒谋钞 释智圆
  心经幽赞添改科 释守千
  心经幽赞崆峒记 释守千
  心经略疏显正记 释仲希
  心经略疏连珠记 释师会
  心经注 释道隆
  
明代
  心经指掌 释元贤
  心经际决 释大慧
  心经论 释大慧
  心经一贯疏 释益证
  心经注解 释宗泐 如玘
  心经小谈 释贯衡
  心经正眼 释大文
  心经发隐 释正相
  心经开度 释弘丽
  心经注解 释真可
  心经直谈 释真可
  心经要论 释真可
  心经说 释真可
  心经说 释洪恩
  心经直说 释德清
  心经释要 释智旭
  心经添足 释弘赞
  心经贯义 释弘赞
  心经斫轮解 释费隐通容
  心经文句 宋濂
  心经释义 谢观光
  心经释疑 谢观光
  心经提纲 李贽
  心经释略 林兆恩
  心经概论 林兆恩
  心经注解 诸万里
  心经注解 何道全
  
清代
  心经事观解 释续法
  心经理性解 释续法
  心经句解 释净挺
  心经论 释函是
  心经请益说 释道需
  心经注释 释大颠
  心经略疏小钞 钱谦益
  心经说 朱圭
  心经注疏 仲之屏
  心经汇纂 孙念劬
  心经解 徐昌治
  心经大意 王起隆

近代
  心经浅注 释太虚
  心经义疏 释倓虚
  心经讲义 释倓虚
  心经要解 释显慈
  心经讲解 释兴慈
  心经浅说 释应慈
  心经直指 释傅晟
  心经笔记 释月溪
  心经讲义 释圆瑛
  心经讲义 释慧三
  心经讲义 释南亭
  心经讲录 释守培
  心经精义 济阳破衲
  心经显诠 陈子彝
  心经通俗解 证平
  心经释义 骆岫青
  心经浅说 许止净
  心经口义记 王弘愿讲 杜腾英记
  心经新疏 季圣一
  心经随闻记 季圣一讲周德弥季胜灵记
  心经分段贯摄 王骧陆
  心经略赞 韩德清
  心经密义述 李翊灼
  心经笺注 丁福保
  心经详注 丁福保
  心经读 欧阳渐
  心经演蕴 温光熹
  心经浅说 张炳桢
  心经集解 胡连玉
  心经简注 马圻源
  心经诠注  周止庵庵
  
日僧注解
  心经秘键 释空海
  心经述义 释智光
  心经释 释最澄
  讲演心经义 释源信
  心经解 释宗纯
  心经注解 释圆耳
  心经口谈 释性潜
  心经止啼钞 释传尊
  心经毒语注 释圆慈
  心经秘键略注 释觉鍐
  心经秘键开宝钞 释道范
  心经秘键闻书 释杲宝
  心经秘键开藏钞 释赖瑜
  心经讲义 吉祥真雄

各家总注
  《心经三注》 唐释慧忠。宋释道楷。怀深。
  《心经解义节要》 唐释法藏。宋释智圆。元释元粹。性澄。明释宗泐。居士宋濂。六家注节要。
  《心经略释》 日僧真兴集提婆。窥基。圆测。靖迈。启。法藏。智开。武敏。空海。智光。十家注。

  以上古今注解。就著者所见。都一百种。仅知其目而未经读过者不录。虽曾读过而出于乩笔者亦不录。

略疏原序  
  
  
唐贤首法师法藏撰


  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罤。妙觉玄猷。奥赜超于言象。
  【注】《显正记》云。真源二字。即正指实相般若。为所观理体也。真即真实。源即是喻。由此实相。本非伪妄故。素范者。谓此理体。惑不能染。故曰素。素。洁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故曰范。范。法也。法以轨持为义故。此叹理体之德也。冲漠者。冲。深也。漠谓沙漠。谓此理体竖穷三世。故曰冲。《圆觉疏》云。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横遍十方。喻之沙漠。无有涯畔。此显理体之量也。下示理体离过。故曰隔于筌罤。隔。犹绝也。筌能捕鱼。罤能网兔。故《周易》云。得兔忘罤。得鱼忘筌。今借筌罤喻言教。鱼兔喻理境。见真理者须忘言教。犹得鱼兔者须忘筌罤也。夫真理虽假文字诠显。而真理之体本非文字。《佛顶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般若经》云。总持非文字。文字显总持。既体绝文字。故云隔于筌罤。妙觉二字。正指观照般若。为能观智体也。以此智体。言思罔及。故曰妙。灵明鉴照。故曰觉。玄猷者。玄即幽玄。猷。道也。即总指此智之体是幽玄之极之道也。然道有二义。一,因义。无量果德。非智不证故。二,能通义。始自凡夫。皆由此智到极果故。即总名猷。此叹智体之德也。奥赜者。即竖深之意。显非权小之浅智。故云奥赜。以竖该横。但标奥赜。此显智体之量也。言。谓语言。象。似也。当其义也。夫语言义相。皆由分别。今此观智。体非分别。故超言象也。《周易》云。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连珠记》云。真源者。即实相般若。无相真如也。清凉释《刹那际三昧》云。即穷法真源。谓穷彼刹那。时相都寂。则刹那无际。由达清静真如。本无相故。素范者。素表无瑕。范持自性。谓体若冰霜。性犹珠玉。在烦恼泥不改贞白。论云。如如体中。过恒沙染法。皆悉空空无所有故。冲曰深玄。漠言广远。妙觉。即观照般若。清凉云。离觉所觉。而尽觉故。奥赜者。谓般若渊海。深而不可极也。大论云。智慧大海。惟佛穷底。

  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注】《显正记》云。言真俗双泯者。泯。亡也。真即真谛。一体无殊。俗即俗谛。万境有异。今明真即俗。故真亡。俗即真。故俗亡。互夺两亡。名为双泯。二谛恒存者。存。在也。俗即真。故真在。真即俗。故俗在。相亡互在故曰恒存。恒。常也。即显而隐故双泯。即隐而显故恒存。隐显同时。唯一实相。般若为所观境。所观之境即存亡不二。能观之智亦隐显同时。言空有者。空即照真。是如理智有即照俗。是如量智。真境无相。智照名空。俗境万差。智观称有。今以空即有。故空泯。有即空。故有泯。故曰两亡。亡。泯也。一味者。总结存亡。不二唯一。观照般若。为能观之智。体非生灭。故曰常显。《连珠记》云。以空假皆中。色空无寄。方为此经所宗第一义谛之真空故。《会要》云。以色即是空之空为真谛。以空即是色之色为俗谛。言双泯者。色即空。故色泯。空即色。故空亡。言存者。谓即空之色。色虽泯而其相宛然。以相常存而即泯。故泯而恒存也。即色之空。空虽泯而其性不失。以性恒存而即泯。故泯而常在也。又色即空而空存。亦空即色而色存。以相,即,同时故存,泯,齐立。空,有,等者。真谛故空。真空也。俗谛故有。假有也。亦由相即故双亡也。空非异有之空。有非异空之有。色空不异。水乳无分。故曰一味。《法界观》云。菩萨见空莫非见色。见色莫非见空。以二谛互融。故事理无阂。体即第一义真故。疏云。令悟二谛中道故。记云。此二不二。存泯同时。无性故缘生。空亡也。缘生故无性。有亡也。空有俱亡。为一味法。肇公曰。此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辨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玄镜云。约融二谛义。初,会色归空。明俗即是真。二,明空即色。显真即是俗。三,色空无阂。明二谛双现。四,泯绝无寄。明二谛俱泯。然色是有中之别称。通是空有二门耳。

  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
  【注】《显正记》云。意谓前说真俗不二者。实由真谛之空。常自随缘成俗谛有。未曾间断。古云未尝不有。既全空成有。反知有即真空。所以前说即俗是真。故云即有以辨于空也。俗谛之有。从缘无性。即真谛空。未曾有实。故云未始不空。既全有是空。反知空即幻有。所以前说即真是俗。故云即空以明于有。《连珠记》云。前科二谛圆融。空有一味者。以幻有真空无二为中道故。清凉云。由无性故空是空义。缘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因缘。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既是从缘生无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是故真空未尝不有。又即此有法缘生无性。便名真空。故云即有以辨于空。言幻有者。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有是有之所以(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故无性是有之所以)。既是从缘无性之有。则此有常无自性。故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无性举体从缘而成于有。故云即空以明于有。

  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
  【注】《显正记》云。有空等者。上俗谛之幻有。是即空之有。体不异空。故云不有。此结上即俗之真也。空有等者。上真谛之真空。是即有之空。体不异有。故云不空。此结上即真之俗也。所观既然。能观亦尔。《连珠记》云。有空下。即于幻有真空之上。各显一中道义也。初言有者。指幻法自体。即幻有上非不有义也。次言空有者。谓此幻法从缘无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举体全空无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义也。非有非不有无二。是幻有义。《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为幻有。次云空者。指真空上非不空义也。言有空者。谓此真空是缘生无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云有空。故不空者。不待灭缘生方为空。故全有之空是不空。指真空上非空义也。非空非不空无二。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得。名为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小钞引清凉疏》云。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非空非有。是中道义。

  不空之空。空而非断。不有之有。有而不常。
  【注】《显正记》云。言不空等者。显上真空是即有之空。空若离有。即是断空。今既不尔故云不断。不有等著。显上幻有是即空之有。有若异空。即成常有。今既不尔。故云不常。《连珠记》云。言不空等者。即无性故空。缘生故空。为真空也。清凉云。显正也。空而非断者。非无见断见之空。清凉云。拣非也。断见之无。是定性之无。定无则著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是故空而非断也。不有之有者。即无性故有。缘生故有。此二种有。并非常见之有。常见之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无性之有。非定性有。显是幻有。显正也。既非定性之有。故曰有而不常。拣非也。则是真空妙有。离断常之中道也。清凉云。缘生无性故空。则非无见断见之空。为真空也。无性缘生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是幻有也。肇公云。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实相。言不有不无者。非有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玄谈云。虽空不断。虽有不常。此即中论及智论文。且约空为真谛。有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虽空不断。斯则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龟毛兔角。方说名空。虽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则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见。故《中论》云。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非断非常。即是中道。影公《中论·序》云。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不滞于无。则断见绝息。不存于有。则常见冰销。

  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谓欤。
  【注】《显正记》云。四执者。空有断常。但计一种。故名四执。又一异有无。各有四句。随计其一。亦名四执。言百非者。起信于一异有无等四句明之。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为一四句。异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并根本四。都成百非也。今疏意但不生分别。寂尔亡怀。情执自除。过非斯泯。故云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二字。正指此经。亦旁该广部。玄妙旨趣。理极于此。故云斯之谓欤。斯者。此也。欤者。语辞也。《连珠记》云。四执亦云四谤。定有者。增益谤。定无者。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执四句故皆成谤。般若离四句。不可以有无取。故四执既亡。即成四德。《小钞引圭山》云。会色归空。无增益谤。明空即色。无损减谤。色空无碍。无双非戏论谤。泯绝无寄。无双亦相违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已当八部般若无相大乘之极致也。清凉云。今显初门具德四句。一,真如是有。二,真性是空。三,真如亦有亦空。四,真性非有非空。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门。然执著成见取。成四谤。若能不住。无分别智遍入四句。则远离四谤。不滞空有。何行不成。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又随一句必具余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又云。为法之相。不出有无。设非有非无。若有此者。亦不出有。若无此句。亦不出无。但遣有无。万法斯寂。《起信钞》云。一异有无等各一四句。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若以论下文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有相。非无无相。非有无俱相。例非一相非异等十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烦恼。亦成百非。记云。百非斯遣者。论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皆背天天。演水之谈。足断而止。审虑之量。手亡而住。可谓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释摩诃衍论》云。百非非。非非百。非非非。中中。谓以非非非去其非。故无非也。《会要》云。此之空有。与肇论有无不同。彼论有无。随世计说。相因而生。故论云。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密严经》云。要待于有法。而起于无见。如见牛有角。计兔无角等。二谛收之。但俗谛耳。《仁王经》曰。若取著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也。此云即有之真空。即空之幻有。与彼遍计所执有无之理居然异也。

  若历事备陈。则言过二十万颂。若撮其枢要。则理尽一十四行。
  【注】《显正记》云。若历下叙能诠。上叙所诠。既当实相观照二种般若。今叙能诠。即是文字般若也。般若广部六百卷。总开八部。谓大品小品等。其中所说始自色心。终乎种智。八十余科。今显其广。故云二十万颂。撮。取也。枢即门臼。喻其要也。以一总多曰要。理即义理。古来经文。皆以十七字为一行。故今经但有十四行也。《连珠记》云。若历等者。谓历色心等事。备陈正理。则有八部二十万颂。枢谓门枢。尔雅云。制扇以柎。门傍曰枢。以况八部所诠顿实之旨。斯经尽之。故曰。撮其枢要。理尽一十四行。《会要》云。二十万颂。属六百卷大部。西域法以颂定数三十二字为一颂。一颂为一数。故大部该二十万颂。

  是知铨真之教。乍广略而随缘。超言之宗。性圆通而俱现。
  【注】《显正记》云。教铨真理。故曰铨真之教。所叙或广或略者。由机有利钝。利者闻略说则悟。钝者闻广说方解。缘谓机缘。所铨之理。是一经之主。故名为宗。离言说相。故曰超言。能铨之教。虽有广略。所铨之理。则无增减。本自圆融。平等显现。故云性圆通等。《小钞》云。广略随缘者。《依起信》云。或有众生。以自力广闻而取解。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又或因广论而得解。复以少文摄多义能取解故。《会要》云。宗谓宗旨。此所铨之性宗,在广部铨量非增。在略部铨量非减。一皆圆满融通也。

  般若心经者。实谓曜分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注】《显正记》云。实谓者。指定之辞。曜。照也。衢谓衢路。昏衢喻二障。即生死因。苦海即生死果。三界有情。常居苦趣。飘沉生死。不证菩提者。靡不由此。二障者。一,名烦恼障。体即根随。二,名所知障。体即无明。《金刚疏》云。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既是有情生死根本。又能障翳无生理智。其犹昏暗衢路。履即颠坠。故以为喻。高炬即火炬。喻般若也。谓若能依此经发深妙慧。了心本寂。见法元空。然后悲智兼修。自他俱运。泯取舍。亡顺违。则二障潜祛。三空可契。犹火炬高照。昏衢顿明。迅航亦喻般若。苦即分段,变异,二种生死。由上二障之所感。故二死苦相。无有边际。喻之苦海。然三界无定。靡不皆苦。众生妄计为乐。以智观之。有何可乐。故我大圣由悲愿力。特演斯典。济救有情。使登般若之智航。度竛竮之苦海。物谓物机。迷为迷惑。显此经决能引导迷者。拯接物机。离二障昏暗之衢。践智慧坦明之道。则涅槃高岸。尚可即登。生死微波。何疑不度。《连珠记》云。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驰生死。无智慧明。五苦八苦。不得边底也。高炬迅航。以况斯经。三无相慧。拯接物机。导引迷徒。群修多罗。莫比斯最。《会要》云。昏衢高炬者。如《仁王经》以般若喻于摩尼大宝。体具众德。乃至云。若于暗夜。置高床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苦海迅航者。则般若独能为舟也。若以六度共为舟。则施为船底。戒为船帮。忍如板。进如欋。定如坠石。慧如艄人也。

  然则般若以神鉴为体。波罗蜜多以到彼岸为功。心显要妙所归。经乃贯穿言教。从法就喻。诠旨为目。故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显正记》云。般若此云智慧。神名不测。鉴谓鉴照。体即性也。此智虽不可测。而性常鉴照。故云以神鉴为体也。波罗蜜多者。显此智有离此到彼之功心显等者。以人心藏。是一身所归。要尽微妙之处。喻此略本。是彼广部之要也。经乃等者。法喻并彰也。以经能持义喻线能贯华。显不散失故。此经则是能持义理之言教。故曰经乃贯穿等。法即所喻。谓般若等。心是能喻。铨谓能铨。即经之一字。旨谓所铨旨趣。即上法喻等。是乃法喻能所合为此经题目。故总结云从法就喻等。《会要》云。依起信中。本觉。般若体也。此体灵明。本自神解。故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又云有大智慧光明义等。若始觉。般若用也。《无知论》曰。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皆神妙也。今通铨二种。则实相属本。观照属始也。《连珠记》云。肇公曰。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则观照实相也。功者。用也。谓漉人天龙。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前已广叙所铨之经。此特显能铨文字般若。略能摄广是六百卷。中之要妙。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经为铨。般若为旨。结为题目矣。

  
本经异译名称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            吴支谦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             唐菩提流志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义净译
  摩诃般若随心经              唐实叉难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不空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月初译重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智慧轮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成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契丹慈贤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施护译
  圣母智慧到彼岸经             元达里麻剌怛那译
[本日志由 Admin 于 2017-05-14 06:04 AM 更新]
上一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
下一篇: 主题字体太小?Windows 系统的主题修改
文章来自: 网络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佛经 佛说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7179